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汇总
2022年2月2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文件包括8个部分35条,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核心主线,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一个加强”。
“两条底线”就是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强调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完善落实监测帮扶机制,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2021年2月2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决不能,两个开好局起好步,一个全面加强”。
“两个决不能”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决不能出问题、粮食安全决不能出问题。明确要求“十四五”各省(区、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0年2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2019年2月1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2018年2月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件对乡村振兴进行战略部署,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管全面。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的20个字5个方面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都作出了全面部署。
二是管长远。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3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字数最多。
2017年2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文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并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尽力降低改革成本,积极防范改革风险。
2016年1月2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2015年2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4年1月1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指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要鼓励探索创新,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
2013年1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2年2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011年1月2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文件提出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2010年1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09年2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一号文件呈现四大新亮点:一是农民种粮支持力度再度加大。二是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三是农村民生建设重点投向农村电网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5个领域。四是农地流转强调进一步规范。
2008年1月3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7年1月2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文件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006年2月2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文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多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2005年1月3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4年2月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文件共22条,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指向明确的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意见》提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1986年1月1日 《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1985年1月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
1984年1月1日 《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
1983年1月2日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1982年1月1日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这份文件提出,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明确“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并第一次以中央的名义取消了包产到户的禁区,且宣布长期不变。文件的另一要点是强调尊重群众的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允许群众自由选择。同时还提出疏通流通领域,把统购统销纳入改革的议程,有步骤地进行价格体系的改革。